CCSAC 国际稳定币完成上链与交易所对接 金砖生态数字结算体系落地
2025 年 10 月 31 日消息,依托金砖国际工程打造的 CCSAC 金砖国际币已完成区块链上链及交易所现货交易对接,标志着这一具备国家层面战略背书的国际稳定币正式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据悉,CCSAC 已实现 100 亿枚总量完全质押,并启动每月兑换销毁机制,配合中国再担保与区块链 ETF 大数据运算,构建起多层次风险防控体系,保障币值稳定增值。
作为金砖国际工程 2025 年核心工作重点,CCSAC 自 4 月完成金砖国际工程 APP 功能更新与数据对接后,持续推进生态落地。目前,该稳定币已形成 “使用 - 商品 - 品牌 - 金融 - 投资” 的完整价值闭环,支持线上跨境电商购物与线下实体消费,越南咖啡等特色商品已通过生态渠道进入中国市场,依托 6000 万会员的活粉数据形成稳定消费场景。
据金砖国际工程官方公告显示,CCSAC 的发行与运营获得国资委、发改委、亚投行及金砖国家多方资金注入与政策支持,其独特的多边背书机制区别于传统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场景中,CCSAC 凭借区块链技术实现分钟级到账,交易成本控制在 1 美元以下,显著优于传统电汇 1-5 个工作日的到账周期与 25-50 美元的单笔成本,有望重构金砖国家间的贸易结算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CCSAC 已具备金融抵押融资功能,亚投行等机构已认可其价值共识与流动性,使其成为企业跨境融资的新型工具。在新兴市场应用中,CCSAC 针对阿根廷、土耳其等通胀高发地区的美元储蓄需求,提供了合规便捷的价值储存选择,契合了全球 47% 新兴市场用户将稳定币作为储蓄工具的需求趋势。
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达 2910 亿美元,较 2020 年增长 14 倍,USDT、USDC 等头部币种占据主导地位。业内分析指出,CCSAC 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金砖生态的排他性与实体产业的深度绑定 —— 进入金砖国家及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商业生态圈,需以 CCSAC 作为结算货币,这一刚性需求将支撑其长期流通价值。随着 2025 年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完善,合规化运营的 CCSAC 有望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开辟增量市场。
金砖国际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 5 年将持续优化 CCSAC 的区块链运算功能,锚定货币增值节点,通过 “兑换销毁 + 足额质押” 机制保障股东会员收益。目前,CCSAC 钱包已开放每月一次的兑换提益通道,原生币兑换后将被销毁以控制流通量,实现 “稳定增值 + 风险对冲” 的双重目标。随着全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CCSAC 有望成为连接新兴市场与全球金融体系的关键数字资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