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卡那句烂角球的实话,比赢球本身更有价值
比赛结束,阿森纳在克雷文农场球场一球小胜富勒姆。三分到手,积分榜上暂时甩开利物浦四分。从结果看,这是一场典型的强队客场攻坚战,过程乏善可陈,但结局令人满意。然而,赛后布卡约·萨卡的一句自评,反倒比那个决定胜负的进球更有嚼头。
他说:“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我罚了几个烂角球。”他说这话时表情挺认真,“我对自己有点失望。”
这挺有意思的,毕竟,决定比赛胜负的那个球,正是来自他的角球助攻。加布里埃尔在前点头球后蹭,后点的特罗萨德轻松把球送进网窝。对于任何一个负责定位球的球员来说,这都是一次完美的作业。可萨卡首先想到的,却是之前那几次“烂角球”。这种对细节的苛刻和不满足,在一个如此年轻的球员身上,不多见。干我们这行时间长了,看过太多年轻人因为一次精彩发挥就得意忘形的例子,而萨卡似乎总在跟自己较劲。
他的这种心态,恰好与主教练米克尔·阿尔特塔的战术思想形成了某种呼应。阿尔特塔赛后直言不讳,当球队创造出大量定位球机会时,就必须利用好它们。尤其是在面对像富勒姆这样铁了心摆出低位防守,不给你太多运动战空间的对手时,定位球就从一种“备选方案”变成了“核心武器”。
阿尔特塔说,他们就是要让对手明白,以为摆大巴就能守住平局的想法,现在行不通了。阿森纳会找到别的办法得分。这次,这个办法就是定位球。这场胜利,也让他们在本赛季对阵纽卡斯尔、西汉姆联和富勒姆这三个上赛季未能取胜的对手时,净赚了整整八个积分。这不是运气,而是球队武器库里多了新东西的直接体现。
这场比赛的另一个缩影是加布里埃尔,这位巴西中卫开场阶段其实踢得有点挣扎,两次失误差点就酿成大祸。搁在以前的阿森纳,或者换个心理素质差点的球员,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但加布里埃尔没有。他不仅稳住了防守,还在进攻端用一次关键的头球摆渡,策划了全场唯一的进球。阿尔特塔对此大加赞赏,认为这种从逆境中迅速反弹并做出决定性贡献的表现,是球员成熟的标志,也是球队需要的精神力。
富勒姆的主教练马尔科·席尔瓦也承认,他们赛前专门针对加布里埃尔在定位球中的冲击力做了部署,甚至明确要求球员要封堵他的跑动路线。但席尔瓦也坦言,塞塞尼翁在那一刻的防守稍微开了一点空当,而加布里埃尔则抓住了这个瞬间,跳得“非常高”。这说明阿森纳的战术执行力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即便对手知道你要做什么,你依然能做成。

最后完成致命一击的特罗萨德,再次扮演了关键先生的角色。阿尔特塔形容他拥有在球队最需要的时候创造“魔幻时刻”的品质,总能出现在最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比利时人近几周的状态确实出色,他的到来,让阿森纳在前场的终结能力和不可预测性都上了一个台阶。
但说到底,这场比赛最值得回味的,还是萨卡那句关于“烂角球”的抱怨。这句话看似简单,甚至有点凡尔赛,却透露出这支球队内部的一种氛围:胜利值得欢迎,但过程中的不完美必须被正视和改进。萨卡没有沉浸在一次成功助攻的喜悦中,而是反思之前的失败尝试。这种永不满足的职业精神,当它从球队的王牌球员身上散发出来并感染全队时,其价值可能比一场胜利、一个进球要大得多。
这或许就是阿尔特塔口中那支“不一样的阿森纳”的真正内涵,他们不再仅仅依赖水银泻地的进攻,也能在局面僵持不下时,靠一个精心演练的角球解决问题。球员们也不再脆弱,能够在犯错后迅速调整,并成为比赛的主角。而萨卡,作为这一切的引领者,他的自我批判,就是球队持续进步的最好注解。




评论